第247部分(第2/4 页)
结束,大周神都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而此时,涿州至魏州一线,不时发生契丹人抢掠的事情,但由于两地兵力不足,又要防备契丹人偷袭,故而城中兵卒只能龟缩不出。
消息传往朝中,诸臣皆是愤怒异常,纷纷大叫着,大丈夫当上阵杀敌,马革裹尸还!
在如此群情激奋的情况下,武柲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民族魂》的文章,那就是当帝国遭受战乱时,身为帝国的一员,是否应该拿起武器,报效朝廷呢?是否应该放下个人恩怨,共同对抗侵略呢?
这一篇文白夹杂的文章的刊载,顿时在士大夫阶层中引起巨大反响。当然那些士族门阀则嗤之以鼻,对于他们来说,家族的利益永远是最重要的。他们以儒传家,怎会理你理学之人的狂吠。
紧接着,诸如理学之士仿佛声援一般,都以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殿下的文章,如此这般,一股颂扬民族精神的风气陡然席卷神州大地。
也为不久的将来,招募有文化的军事干将埋下了伏笔!(未完待续)
ps:今晚就这么多了,准备结束了,这个结尾也不怎么好写,很多要表达的情感也没有表达出来。谢谢你们,亲们。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代帝王(一)
凉州。
空旷的校场上,一队队骑兵练习着冲刺阵列,一员大将骑马而立,盯着那校场上的每一名士卒,眼中露出满意之色。但脸上依旧是一副僵尸一般的表情,令奔驰而过的士兵不敢看上一眼。
近一年的训练,三万武威军终于训练出了模样,这是整整三万骑兵,是大周朝完全由骑兵组成的一军,而他,郭知运,将会是带领这三万骑兵的第一位将军!
身侧是武威军经略副使,建昌王武攸宁,自从被武柲发配到凉州后,便任武威军经略副使。说是副使,其实是武柲想让武攸宁跟着郭知运学一些东西,毕竟武柲也不可能再培养外姓之人掌军,这个时代有野心之人比比皆是,只是每一代帝王都提防着紧,很难起事罢了。
武攸宁也骑着一匹战马,他的脸上粗糙而有些发红,早已没有了昔日细皮嫩肉的模样,他微微修长的剑眉让他整个人仿佛有一种凌厉的气势,虽然军中大多数军士害怕郭知运,但要谈起建昌王武攸宁也是无不变色。
就在前不久,武攸宁和士兵一起训练,甚至比之士兵更刻苦,年届四十岁的人,由此可想而知,就是如今,他依旧每天都要坚持和士兵一起出操。
如此不过短短两月,武攸宁已然获得了军士的尊敬,而且也得到了郭知运的肯定,去掉他的郡王爵位,武攸宁还算是一个合格的将军。
校场虽尘土飞扬。但依旧丝毫不影响二人监视。
“郭将军!殿下密信!”长史李奉敬喊道。
李奉敬是李奉孝的从弟,因为李奉孝的关系,便一直在军中混迹。如今为武威军长史,此人虽无大才,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由于是凉州人,所以武威军才能与地方相安无事。郭知运是后来接手武威军的,所以对李奉敬颇为倚重。但他也知道李奉敬和殿下大弟子李奉孝的关系,故而没法深交。
郭知运听到长史喊话。立刻说道:“武将军,这里就交给你了,某去去便回!”
武攸宁拱手道:“郭将军请便,有卑职在。定不叫这些兔崽子偷懒!”
“如此,某便放心了!”郭知运随即便打马向中军行去。
武攸宁凝视着校场上一队队骑兵奔驰而过,他的面容有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不禁想起了临行前,殿下跟他的密谈,殿下说:“纵观武氏一族,庸碌着太多,你若不能够独挡一面,那将来本王也不会给你很好的前程。让你在家养老便是!”
武攸宁深知武柲若登上皇位,恐怕第一步就是削爵,减少诸王的封地供给。或许会念在武氏同族的份上不至于饿死,但要享受荣华富贵,那是不可能的。
如此这般,武攸宁便毅然踏上了殿下指定的道路,凉州之路。如今殿下既然有密信,那信中会是什么呢?武攸宁嘴角微微一笑。自嘲道:“我这是怎么呢?不该我知道的,还是不知道得好。”
忽然。中军大帐一阵鼓声,武攸宁眉毛一挑,看来真要发生大事了,随即便命各队暂且停止训练,各级将校回中军大帐听令!
中军大帐内,郭知运面容深沉,但眼中却掩饰不住兴奋之色,随即,他干脆坐于案后,闭目养神,等待诸将到来。
不多时,诸将一一来到,站立帐中,看到将军闭目养神,不禁大为奇怪,但谁也没有说话,诸将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