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郭晓涵又语意恭敬,异常关心的问:“他老人家坐关多久了?”
绿衣小女孩儿毫不迟疑的说:“快三年了。”
郭晓涵一听,面色突变,不由惊任了!
一丝不祥之兆,直上心头,恩师“独醒子”去年远赴海外,至今音信毫无,恐怕是凶多吉少。
小女孩见郭晓涵面色苍白,目光呆滞,不由催促他说:“喂!你还不走吗?”
郭晓涵略一定神,惶急的望着绿衣小女孩儿,明知不可能,但仍抱着希望问:“小妹妹。‘静玄仙长’年前可曾中途出关,远赴海外……”
绿衣小女孩儿见郭晓涵神色有异,一直在盘问她,有些生气的说:“奇怪,我师祖坐关三年,从来没有离开过洞府一步,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海外!”
郭晓涵绝望了,他已无心再问下去,强抑激动心情,面对小女孩谦和的说:“小妹妹再见,打扰你了!”
边说边直奔突崖。
绿衣小女孩儿一见,面色大变,一声清叱,飞身追了过去。
但是——她的身形刚动,郭晓涵已达崖前,腾空而起,直线上升,眨眼已达岸上,身形一闪,顿时不见。
绿衣小女孩儿何曾见过这等轻身功夫的人?
不由惊得急刹冲势,瞪着一双大眼睛,望着郭晓涵身影消失的崖上,业已惊呆了。
郭晓涵心情激动,悲忿交集涸而他穿林越谷,登岸绕峰,尽展“御风飞行”,身形快如电掣,恨不得立刻赶回丰渔村,找“浪里白条”问个明白。
当然——他并不恨“浪里白条”萧猛,因为他知道,“浪里白条”这样做也是出自善意。
继而一想,“浪里白条”已有半年多未去华山,师妹说,这是很少有的现象,由此判断“浪里白条”现在恐怕也不在丰渔村了。
记得“浪里白条”说过,收到恩师来信时,横波姑姑也正巧在场,现在想来,只怕也是虚构。
郭晓涵反覆的想着,不觉已至东麓。
离开武当山区,已是傍晚时分。
于是就在山下小镇上匆匆进食,继续前进,直向谷城奔去。
第二十章 旧情再续
由于——郭晓涵得知“静玄仙长”这三年来一直坐关,恩师的那封信十之**是“浪里白条”故弄玄虚,郭晓涵的心情,也愈加悲痛沉重了。
他风尘仆仆,日夜赶路,极少宿店休息,由于他已练成“佛光神功”,疲惫时略一调息,随即容光焕发,精神奕奕。
第三天黄昏,襄阳城的巍峨箭楼,业已清晰可见。
襄阳是座大城市,人口众多,水产丰富,是一水陆码头。
郭晓涵来至西关城外的大街上,只见行人熙熙攘攘,商店如林,酒楼茶肆,客栈比邻,热闹异常。
家家悬灯,户户贴纸,上面写的尽是奇绝灯虎,虽然尚未入夜,但是街上早已灯火辉煌,光明大放。
城里城外,到处响着锣鼓声,和震耳的鞭炮声。
行人三五成群,熙来攘往,摩肩接踵,兴高彩烈的观灯、猜谜,好一副升平景象。
郭晓涵这才想起,今天是上元霄。
一股凄凉孤寂之感,直上心头。
他想到无双妹妹临别的戚怨神色,这些天来,不知道又惟悴了多少……
他又想到隐居鄱阳湖畔的横波姑姑和圆圆姐姐,离开她们已经两年了……
思忖之间。
一阵得得马蹄声,迳由身后传来。
郭晓涵一定神,发现自己已来到西关城门的护城河桥了。
而身后忽然响起一声惊喜娇呼声:“涵弟弟,涵弟弟,我终于追上你了!”
郭晓涵猛的一怔,忙回头一看去,只见端坐在白马上的“毒娘子”,正不停的向他招手,同时催马驰来。
他看得剑眉一蹙,心中一阵迷惑,不由暗问自己,她为何追来了?
心念未毕。
“毒娘子”已至近前,妩媚一笑,纤纤玉手撑按鞍头,人已飘落在郭晓涵身前。
由于——“毒娘子”来得突然,郭晓涵不由暗起戒心,但仍礼貌的拱手笑问:“夫人何事匆匆赶来襄阳?”
“毒娘子”见桥上围聚了不少进城看灯的人,而且都目光炯炯的望着她,立即笑着说:“我们进城再谈吧!”
郭晓涵发现不少行人正以羡慕妒嫉的眼光,望着他自己,而且还有几个身穿劲装,满脸轻薄汉子,居然向他和“毒娘子”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