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过,被更谨慎的陈二拼命按下。这才一直等到现在,关键时刻上来帮忙。
这两个豪杰果然是好汉。不但脚程快,虽然没有用快愈奔马的速度,也比常人快了许多。韦秦二人即使空手,都要跑步才能跟上。速度快还不算,劲头还特别大,怎么说这个木笼加上里面的人也有四百多斤,两人抬着走,依然举重若轻。
不但如此,这二人还配上了对。那位陈二,虽然看上去不如覃七高大魁梧,可是他承担着覃七同样的重量,脚步依然轻盈,似乎是空手漫步。
难道果真如同那些拜上帝教的弟兄所说,我们要做的事情符合神意,得到神助?
功夫不大,就来到麦轲开路的地方。麦轲现在正在和七八个武林人士缠斗。这些人大概是王家或者官衙请来作保镖护院的,见到跑了犯人责任重大,就派他们前来围堵。
麦轲听到后面的脚步声不止二人,打斗中回头一瞥,是两位早上见过的活宝,就一步后撤,退出了战斗,向二人打招呼,并且对二人致谢。
二人也赶紧向麦轲致礼,连覃七都老老实实地没有抬杠。他们可是亲眼看到麦轲的武功的,不服不行。
就这一会儿功夫,前面的官兵混合部队又增添了人手,开始缩紧包围圈。麦轲向刑台方向看去,两位弟兄还没有归回,看来事情还没有解决。
麦轲正在琢磨速战速决,突然一声低沉的牛角号声响起。随着号声,从南方那条街上,一群人蜂拥而出,手中都拿着各样的武器。几乎在同一时间,东方和西方,也各冲出一群人,起码有几百人。
只见这些人行动迅速,目标明确。南面来的,直接从背后攻击那些拦阻的清兵;西面大街来的人,向那些围攻韦常麾的八旗骑兵冲了过去。从东面来的人,则前去对付那些依然与冯运陕纠缠的绿营步兵。
一个身材高大,面色黝黑的大汉走过来向麦轲打招呼:“我是天地会的胡有禄,特来助你一臂之力!”
第58章 会党遍地英雄
与胡有禄随后的简短交谈中,麦轲得知他们是光西境内最大的反清团体天地会的人。他们今天出动了最精锐的一千二百名会众,要帮助麦轲打那些八旗和绿营官兵。
根据胡有禄的说法,今天赶得这样巧,是因为他们的探子发现了死对头十万宗来到了这里。在光西这个地盘上,一家誓死反清,一家虽然没有和满清站在一起,却和满清一个祖先,处处维护满清利益,两家自然水火不容。
因此,看他们出动了一百多人来到这个县城,天地会就迅速纠集十倍于敌的人手,潜行而来。今天他们一直在附近的民居里潜伏,那些藏身的民宅大多都是他们自己的产业,所以不虞走露风声。
直到看清楚麦轲等人也是与满清为敌,这才决定出来帮忙。至于那些十万宗的死对头,既然现在还没有露面,等以后再说好了。
麦轲听着胡有禄说话,思绪把自己穿越前的相关准备从记忆中调了出来,和眼前这位会党首领联系起来。
他的计划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和他们联合起来,把他们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重要的打击力量,为太平天国的建成出力。而不是如同历史那样,空有反清复明的壮志,抛洒了无数志士的鲜血,最终却一事无成,被满清一个个击破。
这些反清的会党,大多是直接由明代那些抗清失败的人士建立起来的,其余的也是受这些人的影响。他们的勇气和志向非常可嘉,可是在才智上就非常不足了。如果说清初的时候,由于力量悬殊导致失败,还有情可原;到了晚清,满清统治已经百孔千疮,内外交困,还不断地被满清镇压和剿灭,就只能怪自己了。
屡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虽然都有反清复明这个一致的动机和目标,却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动。在时间和地区上,总是不能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结果被满清从容调动军队,哪里着火就去哪里扑灭。
还有一个原因,麦轲认为是最重大的,就是他们提不出一个使人归心,具有向心力的主张,作为人们的向往和追求。
“反清复明”看似这样的主张,实质上非常牵强。明朝首先就是被汉人自己推翻的,满清不过是拣了个便宜,从李自成手上,一招顺手牵羊,把胜利果实拿走了。说是满清灭了明朝首先就于理不顺。
再一个就是满清建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包括启用汉人参与官府治理,在主要职能部门实行满汉双官职。比如中枢六部,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都任命有满尚书,汉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