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页)
,没有气节!
419
604论 语 别 裁
看历史都知道冯道是这样一个人,也可以说冯道是读书人中非常混蛋的。我读了历史以后,由人生的经验,再加以体会,我觉得这个人太奇怪。 如果说太平时代,这个人能够在政治风浪中屹立不摇,倒还不足为奇。 但是,在那么一个大变乱的八十余年中,他能始终不倒,这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第一点,可以想见此人,至少做到不贪污,使人家无法攻击他;而且其他的品格行为方面,也一定是炉火纯青,以致无懈可击。古今中外的政治总是非常现实的,政治圈中的是非纷争也总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当时没有一个人攻击他。 如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他,可太不简单。 而且最后活到那么大年纪,自称“长乐老人”
,牛真吹大了。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敢这么吹牛,其中一个是当皇帝的——清朝的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
,做了六十几年皇帝,活到八十几岁死,样样都好,所以自称人生已经十全了。 做人臣的只有冯道,自称“长乐老人”
,这个老人真不简单。 后来儒家骂他丧尽气节,站在这个角度看,的确是软骨头。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历史上、社会上,凡是被人攻击的,归纳起来,不外财、色两类,冯道这个人大概这两种毛病都没有。 他的文字著作非常少,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东西留下来,他的文学好不好不知道。 后来慢慢找,在别的地方找到他几首诗,其中有几首很好的,像:天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420
泰 伯 第 八704
偶作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北使还京作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 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像他“偶作”
中的最后两句,就是说自己只要心地好,站得正,思想行为光明磊落,那么“狼虎丛中也立身”
,就是在一群野兽当中,也可以屹然而立,不怕被野兽吃掉。 我看到这里,觉得冯道这个人,的确有常人不及之处。 尽管许多人如欧阳修等,批评他谁当皇帝来找他,他都出来。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人有他的了不起处。 在五代这八十年大乱中,他对于保存文化、保留国家的元气,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为了顾全大局,背上千秋不忠的罪名。 由他的著作上看起来,他当时的观念是:向谁去尽忠?这些家伙都是外国人,打到中国来,各个当会儿皇帝,要向他们去尽忠?那才不干哩!我是中国人啊!所以他说“狼虎丛中也立身”
,他并没有把五代时的那些皇帝当皇帝,他对那些皇帝们视如虎狼。再看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清廉、严肃、淳厚,度量当然也很宽宏,能够包涵仇人,能够感化了仇人。 所以后来我同少数几个朋友,谈到历史哲学的时候,我说这个人的立身修养,值得注意。 从另外一面看他政治上的态度,作人的态度,并不算坏。几十年后文化之所以保存,在我认为他有相当的功劳。
421
804论 语 别 裁
不过在历史上,他受到没有气节的千古骂名。 所以讲这一件事,可见人有许多隐情,盖棺不能论定。 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今天我们是关起门来讨论学问,可绝不能学冯道。 老实说,后世的人要学冯道也学不到,因为没有他的学养,也没有他的气节。 且看他能包容敌人、感化敌人,可见他几乎没有发过脾气。 有些笨人,一生也没有脾气,但那不是修养,是他不敢发脾气。 冯道能够在如此大风大浪中站得住,实在是值得研究的。这是讲历史上比较大的事。我们看社会上许多小人物,一旦死了,他这一生到底是好人,或者是坏人,我们到殡仪馆中去仔细推详看,也很难断定。所以曾子特别提出来,一辈子作人都“战战兢兢”。
“战战”是发抖的样子,“兢兢”就是脚都不敢踩实的样子。“如临深渊”
,好像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潭,偶然一不小心,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如履薄冰”
,初冬刚结薄冰,或早春要解冻时,走在河面上,要有功夫、有本事,一个疏忽,掉下去就没命。 作人一辈子,要想修养到死都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