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页)
署在昌都、金沙江一线,希望阻挡或者延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藏步伐,没想到结果却是鸡蛋碰石头,被解放军的百战雄师打得丢盔弃甲。无奈之间,西藏“噶厦”政府只得在1951年5月23日与中央人民政府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西藏开始进入“民主改革”的时代。不论是“城下之盟”还是“深明大义”,看着异族势力的进占、主导、看着自身绝对尊贵地位以及世袭特权的动摇与流失,这条约签得总是让西藏僧俗统治阶层心有不甘。他们对“独立大业”与“统治特权”的追求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放弃,只要不从肉体上消灭这些人,他们就总会寻求新的努力和尝试。到了1959年,与中央政府磨合了8年的西藏僧俗统治集团最终还是选择在全藏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叛乱失败后,十四世###拉木顿珠…丹增嘉措与当时支持西###立的僧俗势力不得不流亡印度。在印度尼赫鲁政府的默许下,###及其追随者以印度的达兰萨拉(Dharamsala)作为海外流亡活动的大本营,开始发起旷日持久的西藏分离运动。
达兰萨拉(Dharmsāla,意为休息室)是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的一个城镇,为西藏流亡政府的政治中心。因此,达兰萨拉时常以“小拉萨”闻名;在中文语境中,达兰萨拉往往是西藏流亡政府的代名词。
1959年,十四世###喇嘛在反对中国统治的暴动失败后离开西藏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允许###及其支持者在达兰萨拉建立流亡政府。数以千计的流亡藏人因此迁入达兰萨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上达兰萨拉(Upper
Dharamsala,又称McLeod Ganj)的地方,并建立了庙宇和学校。印度政府给予他们免税等一系列优惠待遇。
###在1959年发动叛乱失败后,带领8万跟随他的藏民仓惶出逃到印度,被印度政府安置在北部喜马偕尔邦的山区小镇达兰萨拉。
到本世纪初,经过40多年的繁衍,加上陆续出逃的少数藏民,目前流亡的藏人共约13万人,其中在印度有10万人,其余的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不丹、欧洲和美洲等地。
达兰萨拉位于喜马偕尔邦的西北山区,背靠终年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麓,全区爲山谷、河川、农田、茶园所点缀,而四周则被高山和原始森林覆盖,风景秀丽,景色别致。喜马拉雅山区凉爽而湿润的空气,赋予达兰萨拉独特的四季分明的气候。达兰萨拉盛産大米、小麦、绿茶等农作物。
达兰萨拉分爲上下二部,下达兰萨拉地区海拔1250米,名爲科特瓦尔巴扎,主要居民是印度人;而上达兰萨拉地区约海拔1800米,名爲麦克###吉,这里距科特瓦尔巴扎约8公里左右。麦克###吉居住的主要是流亡藏人,同时也是###喇嘛的居住地和所谓“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流亡的藏人把麦克###吉叫作“小拉萨”,显然有怀乡意味。
流亡印度的藏人幷不都居住在达兰萨拉。这个偏僻的高原小镇容量有限,所以多数藏人只好整体分散、相对集中地散居在印度各地,其中以南部居多。真正留在达兰萨拉的藏人也就1万多人。
达兰萨拉的藏人总的来说生活水平还可以,主要是因爲它已经成爲一个国际旅游城市,无烟工业的旅游每年为这个小镇的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这里有着其它旅游城市所具有的设施,如网吧、酒吧、夜总会、餐馆和旅游纪念品商店等等。
每年的5月到9月是印度最热的时候,可这里由于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脚,气温一般都在20多度,气候凉爽,因此吸引了大量来自印度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来避暑度假。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游客还在此地租下房屋,组成“国际村”,他们常年居住于此,或学习修炼瑜珈,或写作绘画。但由于这里是个“三不管”地带,所以也吸引了不少有钱又空虚的外国游客到这里来逍遥放纵,如酗酒、嫖娼、吸毒等等。
旅游在给达兰萨拉带来钞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垃圾、废气和脏物,使这个过去清净的佛门之地染上了太浓的商业化气息,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污染、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过去这里空气清新,但现在不少当地居民在出门时甚至戴上口罩以遮挡混浊的汽车废气。
在“小拉萨”,藏人开办了许多小餐馆,生意红火,有地道的西餐和藏餐,还有各种面包店和蔬菜市场。和印度其它一些旅游城市一样,印度人开办的瑜珈课堂是少不了的。山上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小商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