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国历史上也是一直不绝如缕的,这不仅是一种美政理想,即使在政治实践中,也是大量存在的。历史上所出现的治世明君,大致都与任人唯贤的施政方针分不开。诸葛亮在其著名的《出师表》中总结汉朝兴亡的原因时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由此看来,任人的标准不仅关系到政治的清明与否,还关涉到国家兴亡成败的大计。
其实,对于选贤任能,古人一直就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著名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举贤任能的佳话,就是其例证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位大夫,叫祁奚。晋平公见南阳缺少一个地方官,就让他推荐一个人,祁奚推荐了解狐。平公十分惊讶地问道:“解狐不是跟您有仇吗?您为什么推荐他呢?”祁奚说:“您问的是谁担当这个职位最合适,不是问谁跟我有仇。”晋平公很佩服祁奚的看法,马上下令征召解狐前来任职。过了不久,晋平公又让祁奚推荐一名尉官(古代管理军士的官),祁奚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平公说:“祁午不是您的儿子吗?”祁奚说:“您问的是谁可以胜任,不是问谁是我儿子啊。”晋平公于是让祁午上任。事实证明祁奚的推荐完全正确。
不过,把国家托付给仇人的先例还是不多的。一般职位尚且要所选得人,何况是一国之相?
齐桓公敢于起用管仲,确实需要有超人一等的胆识。管仲不仅对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中的首霸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对当时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连孔子都评价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还得过披散着头发、用布缠身的不文明生活吧!”
管仲的叔叔就是和连称一起杀死荒淫无道的齐襄公的将军管至父,因此,管仲自小就在饱学的基础上接触了社会,思考了许多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管仲自幼家中很穷,他经常出外做生意。他有一个极为知己的朋友,叫鲍叔牙,鲍叔牙也很有才干,但他更佩服管仲,遇事总是替管仲着想。一次,鲍叔牙同管仲一起做生意,鲍叔牙的本钱多,管仲的本钱少,等做完了生意,鲍叔牙分的钱少,管仲分的钱反而多。鲍叔牙手下的人不服气,说管仲贪财,爱占便宜,但鲍叔牙却极力替管仲辩解说:“你们知道什么,管仲怎会是贪财之人,他家里困难,又有老母要赡养,所以多拿一些钱,他并非为自己考虑。”这就是成语“管鲍分金”的由来。还有一次,两个人一起打仗,管仲总是往后缩,不愿意往前冲,人们就经常笑话他,说他胆小如鼠、贪生怕死。鲍叔牙不这么认为,他说:“管仲的家里有老母,既多病,又无人照顾,管仲哪里是贪生怕死,是怕自己死了撇下老母无人照料。”由于鲍叔牙对管仲十分理解,管仲也就非常感激鲍叔牙。
齐襄公荒淫残暴,乱杀勋戚功臣,有很多大臣和亲族都逃往国外。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不敢在国内久留。一个逃往外公家鲁国,一个逃往外公家莒国,管仲和鲍叔牙由于分别辅佐这两位公子,也跟他们逃了出去。过了不久,大将连称和管至父杀死了齐襄公,派公孙无知到鲁国去召回管仲和公子纠,管仲十分审慎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连称和管至父的作为必定会引起纷争,他们将控制不住局面,于是回绝了公孙无知的邀请。果然,连称、管至父以及公孙无知等人都被齐国的大臣杀死,齐国的局势才算暂时稳定。
过了些日子,齐国派来
汉画像石砖故事/齐桓公与管仲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把国家托付给仇人(2)
君臣相得,大概是良臣的最大心愿,但纵观数千年来无数的“君”、“臣”,相得者又有几人!
了使臣,请他们回去办丧事,这是不能不回去的,更重要的是谁先回到齐国,谁就极可能登上君位。按理说,公子纠居长,应是公子纠即位,况且齐国的大臣本来也准备接公子纠回去即位的。只是莒国离齐国近,公子小白很可能先他们而到,那结果可就说不定了。因此,鲁庄公亲自出马,以曹沫为大将,率领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打算即位不成就抢位。
在军队出发的时候,管仲对鲁庄公说:“莒国离齐国太近,万一公子小白先到就麻烦了。不如让我带一支轻骑,前去截住他。”鲁庄公同意后,管仲就带了几十辆兵车火速前进,等到了即墨,听说公子小白的队伍刚过去,他就率军拼命追赶,不久就追上了。
两军相遇,管仲告诉公子小白说:“你如果想回齐国即位,那是不应当的;如果想回国办丧事,那就不必要了,因为有你的哥哥公子纠,他很快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