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而知识越高的人,批评是批评,高调很会唱,真有困难时找他,不行。
270
公冶长第五752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湖南朋友,好几年以前,因事牵连坐了牢。 三个月后出来了,碰面时,问他有什么感想?他说三个月坐牢经验,有诗一首。 是特别体裁的吊脚诗,七个字一句,下面加三个字的注解。他的诗是:“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我听了连声赞好。 这就和“负心多是读书人”一样,他是对这个“清”字反面作用的引伸;对社会的作用而言,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孔子对于陈文子这种人的评论只给他一个“清”字。 总之,“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这话很有道理。 子张又问陈文子这个人,够不够得上“仁”的程度?孔子就说,他对仁的观念都还没有,怎么可能达到“仁”的修养?
想得太过了
上面列举出“忠”的榜样和“清”的榜样,接着讲一个道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鲁国的大夫。 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
271
852论 语 别 裁
子说‘再斯可矣!
‘还要再想一次哪!“
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 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
,的确考虑太多了。 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易经》的道理更懂得。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 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 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 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难得糊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 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代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邦有道则知”
,这个邦就是古时国家的别称,国家政治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才具发挥出来,了不起!可是后来到了卫成
272
公冶长第五952
公的时候,政治、社会,一切都非常混乱,情况险恶,他还在朝,也参加了这个政治,可是他在“邦无道”的时候,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 但从历史上看出他并不笨,他对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 表面上好像他碌碌无能,没有什么表现,可是他对于国家、社会真的做了事。 所以孔子给他下了一个断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有的人还可做得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以学到了。人们到了社会历史发生变动的时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权变乱时,在前一个君王手上,充分表现了政治才能的人,本来是很容易遭忌的。 这是政治上千古以来不移的定例。 何以如此?有点莫名其妙的,也许是人类心理的通病,能干了会有人妒忌的。 为什么妒忌?只能说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我们必须以学问、道德来消磨它。 这种妒忌心理,到了事业或利害相对的时候,就忌刻别人。 所以学问之道,就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把这些罪恶的心理,消磨了、转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所以孔子说到宁武子,当初他的才能表现得那么高,应该遭人家的妒忌;但是到了变乱的时候,他表现很碌碌无能,没人打击他,也没有人仇恨他,这一点修养是别人做不到的。 人在得意时,聪明才智很容易露锋芒;“其知可及也”
,这点大家还可以做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