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太原战役的“临门一脚”是彭德怀指挥的。太原战役总攻仅用了3天时间,歼灭国民党军万余人。之后,彭德怀进军西北,带走了第18兵团和第19兵团。
想起西北,徐向前就想起了沾满西路军将士鲜血的“马家军”,两眼总是湿润的。连续多日,心潮涌动,夜不能寐。他为不能同彭德怀一起西征而遗憾,更为不能亲手消灭“马家军”,给西路军将士报仇雪恨而内疚。
参加太原战役的另一支部队——第20兵团则兵发大同。大同刚解放就奉命东进,转向北平、天津、唐山、塘沽、秦皇岛一带布防。后来,第20兵团又以第67军步兵第199师为主,组建了开国大典的受阅步兵方队,接受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检阅。
尽管重病缠身,但徐向前仍然强支撑着坚持工作,继续履行着太原前委书记、太原市军管会主任的职责。
阎锡山经营山西38年。“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的处世哲学,在阎锡山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五台人更是委以重任,难怪当地顺口溜说:“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
徐向前进太原后,街谈巷议很快就传出一句话:“阎锡山跑了,徐向前来了,五台人还是沾光。”
“共产党不是阎锡山,徐向前没有光可沾。”徐向前态度鲜明,讲原则不讲乡情,讲亲情不徇私情。
徐向前患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休息,终于沉疴发作,病倒在床。1949年6月底,在夫人的陪同下,前往青岛治疗休养。
开国大典那天,徐向前携妻坐在青岛海滨的沙滩上,身旁摆放着在太原战役中缴获的一台老式收音机。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9天,徐向前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实际上,徐向前并未到任。“总参谋长”的工作由副总参谋长(后为代总长)聂荣臻“代理”。
1950年5月,徐向前身体稍有好转,就从青岛回北京参加###七届三中全会。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第一次来北京,看到首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无比喜悦。
开完会后,徐向前回青岛继续养病。临行前,他深情地对聂荣臻说:“聂总,你辛苦了!”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侵占了中国宝岛——台湾。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统率机关的总参谋部忙碌起来了,总参谋长徐向前更是无心养病。说来也怪。不知是战争在呼唤一个军事家,还是医生们的医术高明?反正徐向前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9月初,在青岛治疗休养14个月的徐向前,带着全家住到了北京。
1955年9月,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心脏停止跳动,享年89岁。徐向前的骨灰盒和遗像安放在他的故乡五台县烈士陵园。
苦难相随的徐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
。 想看书来
聂荣臻忙碌于阅兵事务无暇登上天安门(1)
开国大典那天,朱德宣读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时,聂荣臻没有同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一样站立在朱德身旁,当然也就不在那张历史性的照片里。
尽管新中国成立时,有近700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但几乎都饰演观礼者或检阅者一个角色,唯独聂荣臻例外。
聂荣臻不仅是检阅者,还是阅兵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广场群众的召集、大典活动的安全,还有那4架带弹受阅的飞机,事事牵挂着他的心,他实在没有精力站在城楼前排,更没有心情去照相。
在这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近700人当中,聂荣臻是上天安门次数最多的1个人。自从担任阅兵总指挥、接任北京市市长以来,前后至少10次登上天安门城楼。
作为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在筹备开国大阅兵的日日夜夜里,事无巨细,大事小事,都考虑得非常细致,还亲临现场指挥天安门前的阅兵预演。
在一次在阅兵联席会上,聂荣臻问时任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参谋长###:“装甲车在天安门前熄火怎么办?骡马拉炮,那么多匹马,如果拉下粪怎么办?在检阅时马失前蹄怎么办?”
一连串的问题,令###一时无法回答。
不能立即回答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
###回到部队后立即组织指战员召开了一次又一次“诸葛亮”会议,群策群力,研究解决的办法。
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