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说。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
,这是很难的。“敬事”
,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
,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
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
,如何得到“信”
,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 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 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节用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 节用是为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
,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 这个“时”
很重要。 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用势之道。 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
,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
,“使民不以时”了。 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 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 这是道德的修养,也就是学问。
40
学 而 第 一72
这些话不但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的。 我们只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的史料,为什么那个时代是那么的紊乱,便可了然于心了!
可爱的小学生
以上讲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便是孔门做学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记录。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 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
,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 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 何以见得呢?下面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话在文字上解释当然容易,但我们深入研究一下。 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弟子”
,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 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 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
41
82论 语 别 裁
元,官作得很大了。 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责任。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从这件事情,我们可看出过去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师道精神”。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
,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
,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 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
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到了我们现在,值得研究了,我们须注意将来如何建立,如何复兴固有的尊师重道精神。 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 几年前,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