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页)
;诸侯、宰相等,有功业成就的人的传记叫“世家”
;再其次为“列传”
,为某人的传记。讲列传,大体上应该和我们现代的传记一样,某人,某地人,家世如何,出身什么等等。 可是《伯夷叔齐列传》中,叙述伯夷、叔齐的话没有几句,初看起来,还真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他说些什么,越说越远。 文章一开头是:“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等等,一路下来,乱七八糟,东一句,西一句,伯夷、叔齐的事情,倒是没说几句。可是他把历史哲学全部的观点,都放在这一篇里。 他同时讲到,上古中国文化,以礼让为国,但告诉我们,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说句:“你还不错,由你来做。”这样简单,尧让位给
211
891论 语 别 裁
舜,舜让位给禹,都经过“典职数十年”
,叫他跟着做事做了几十年,做部长,又做行政院长,都做了。 考察他,认为他实在行了,然后才让位给他。“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中国文化公天下个个让位的过程,是这样不容易——德业的建立,需要经过这样长久的考察。 他说从此以后没有了,不是你拉过来,就是他抢过去。 他说得很明白,因此他说从此以后就有问题了。 武王统一天下,“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把武王的马拉住,告诉武王:“你不能这样做”。原因如何如何。 武王以后,礼让为国的精神就更没有了。 不过说得没有这么明显而已,必须你自己去体会。 所以有人说《史记》是汉代的谤书。 实际不止是汉代的谤书,是对中国历史严厉批评的一部谤书。 但是司马迁有一个把握,他说要把这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个牛可吹大了,换句话说,他把当时的学者骂尽了。他等于说:“你们还能看懂我的书吗?
只有把它藏起来,将来会有人看得懂我的书。“
由此再回转去看孔子所说的“礼让为国”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经没有了,于是接着说下去为什么要礼让为国的政治哲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 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成就。 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则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讲功业了。再
212
里 仁 第 四991
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隐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为“素王”的孔子。 这个“立”
,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 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学而》篇最后的结论,是一样的道理。
孔子四字禅
讲到这里,刚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又来了,上文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大问题。 现在呢?
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大问题、一个大疑案。 孔子说“一以贯之”以后,现在便有什么“一贯道”等附会的宗教团体出现,成了问题中的问题,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曾是曾参。 孔子对曾参说,为什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人的问题了,怎么是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讨厌。我们现在姑且把他剧本化来说,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参经过他的前面,于是孔子便叫住他:“参!”曾参听到老师叫,回过头来,于是孔子便告诉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我传给你一个东西,一以贯之。 这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是钱,把它贯串起来还可以,这“道”又不是钱,怎么
213
02论 语 别 裁
一以贯之呢?但曾子听了这句话以后,打了个拱说:“是,我知道了。”孔子讲了这句话,自己又默然不语了。 同学们奇怪了,等孔子一离开,就围着曾参,问他跟老师打什么哑谜呢?
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尽心尽力,对人尽量宽恕、包容。 就此便可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