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偷眼看太祖:见他虽则温颜相待,却有一股威严之气逼人,不由得不心上一凛。太祖因问及宗本夫妇情况,遵晦垂泪道:“臣父三年前病故,臣母于周显德元年被契丹游骑掠去幽州,于今六年生死不明,思之肠断。”太祖微笑道:“朕今日召卿入觐,一则是与卿阔别多年,渴欲一见,以叙旧情;二则是这里有个人,极想见你,朕不忍违其意,是以召卿耳。”回头吩咐道:“便去请来。”董遵晦满腹怀疑:是什么人想见自己?怎地内使会向内宫去找人?须臾,二个宫女从后宫扶出一个老太太来,见了遵晦,竟忘了叩见皇上,颤声道:“儿呀,这不是做梦么?”踉跄上前,一把搂住遵晦,泣不成声。董遵晦忽见老母,止不住热泪双流,紧紧搂住母亲,道:“娘,你怎地会在这里?”董老夫人道:“便是皇上派人救我回来的。”董遵晦这一番感激,当真是恨不得以死相报。跪下呜咽道:“皇上不念旧恶,且令我母子重逢,微臣虽粉身碎骨,不足以报圣恩也。”
太祖脱下所服珍珠盘龙衫,赐予遵晦道:“昔日令尊托我照顾你,朕不敢忘也。今日卿为我镇守严边,任重道远,自不能时时相见,今将此衫赐汝,见衫便如见朕一般。”——从此,这董遵晦奋不顾身,屡立边功,威震西夏,守环州七年,死于任所。
宋太祖对待李汉超,用的法子又自不同。这李汉超当日在陈桥兵变时,是立了大功的。这年九月,有人到开封告御状,状诉李汉超恃强掠夺其女为妾,而且掠夺他的家财等种种不法之事。太祖派人调查属实。沉吟良久,乃召其人问道:“以你的身份,你女儿嫁人,可以嫁什么样的人呢?”这人道:“可以嫁给农家子弟为妻!”太祖又问道:“李汉超未到关南前,契丹的情况怎么样?”那人道:“契丹每年都入侵掠夺,人民苦不堪言。”太祖道:“现在情况又如何呢?”那人沉默良久,乃如实道:“现在契丹不敢来了!”宋太祖道:“是了!李汉超是我边防重臣,终不能为你之故而罪之。何况你女儿为他之妾,岂不胜于为一个普通农妇么?设若没有李汉超,你家能保全生命财产么?”于是掷下他的诉状,将那人赶了出去。当下暗地里派人护送这人回关南,并喻旨李汉超道:“你立即将那人的女儿送回给她父亲去。立即归还你掠夺那人的财产。这一回,我姑且免你的罪,切勿再为虐民的事。你如缺钱用,为什么不向我要呢?”李汉超又是感激,又是畏惧,从此痛改前非,在关南十七年,政平讼理,洁身自爱,吏民怀之,死后,为他立碑记功。
【注】①宋太祖在赵普建议下,释禁军将帅兵权,削藩镇权事,见《宋史·太祖本纪》、《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建隆二年》。
②杯酒释兵权事,见司马光《涑水纪闻》。
③太祖微行,飞矢中黄盖事,见宋·朱开《曲洧旧闻》。
④杜太后遗嘱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建隆二年》。
⑤太祖厚待董遵晦事,见司马光《涑水纪闻》。
第二十五回 虬髯推秤 熙载自污全令名(1)
建隆三年(公元961年)十月,南唐中主李璟已经去世,后主李煜即位。其时淮南全失,国土少了一半,再无力与中原争竞。李后主只得奉行“谨事大国”的国策,事事不敢违拗大宋的号令。这年十二月,宋太后杜氏将归葬山陵,这是大宋的“国丧”大事,李后主怎敢怠慢?于是派户部侍郎韩熙载为“助葬使”,备了丰厚的奠金,写了国书,去开封献礼、致哀。
这韩熙载是江南第一美男子,出名的风流魁首。他风度飘逸,举止典雅,只要他穿上一件新款式的衣服出来,便会人人仿效。他已五十多岁了,却依然相貌英俊、儒雅,另有一种成熟了的男子潇洒仪表、风度。
韩熙载又是江南第一文学大宗师。他为人家写的碑碣,天下无双,远至朝鲜、日本,都有人不辞万里来求墨宝,所以谁家获得了他写的碑碣,便觉得祖宗八代都光荣。最难得的是:他十分喜欢奖掖后进学子,有才气的青年学者他必迎致门下,殷勤接纳,是以文人学士,从之如流。
韩熙载为人最有骨气,最有胆识,朝廷大事,凡属有不利于国计民生者,他必据理力争,三番两次被奸臣中伤,贬官远戍,他仍不改初衷,渐渐地被推许为江南清流的领袖,一时,江南最有名气的忠臣英彦,如江文蔚、常梦锡、徐铉、徐锴、潘佑、张洎等,都是他的好朋友、座上客。他们整日或是议论国家大事,或是评价朝政得失,或是谈论江南人物……渐渐地在南唐政坛上形成了一股势力,形成了一派正气,当时掌权的奸相宋齐丘及“五鬼”等人,他们把韩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