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

现在母亲抛下自己走了。曹休向曹丕请假回谯县葬母,按照人之常情,丧假怎么也得一周,最起码要过了“一七”呀!可是,越骑校尉薛乔拿着诏书和节,出现在曹休面前,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先听好消息:曹丕下诏书命令曹休节哀,曹休的悲哀就是政府的悲哀,政府出面对曹休进行心理干预,这是曹休的荣耀。再听坏消息:曹休回家当夜葬母,不得拖后,葬礼过后,曹休立即向薛乔销假报到,曹休没有权利像常人一样守灵N天。其实,对曹休来说,坏消息更是好消息———这意味着国家离不开曹休。

抑郁气质的曹休见了祖父的遗像就眼泪哗哗流,现在母亲去世,他却连泪都流不出来了———泪早就流干了。这一天,曹休穿着丧服,悲痛万分地坐在家里,突然闯进来几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强行脱掉曹休的丧服。曹休跪下,泣不成声地说:谢主隆恩!曹丕派侍中关心曹休来了,侍中们带来曹丕的诏书,让他节哀,还让他饮酒食肉。

曹丕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地对曹休进行心理干预?曹丕需要曹休,他刚刚即位,迫切需要有人来扶自己一把。这个人,就是曹休,否则,他不会这么不顾人之常情地剥夺曹休尽哀的权力。很明显,曹丕把曹休当作了股肱。从小被曹操当作亲生儿子养育的曹休,知恩图报,更想帮助曹丕。在心里暗暗地把满朝文武梳理了无数遍,把自己和所有人做了个比较,最终,曹休想,如果有一个辅政名额,那就会是他———如果有两个辅政名额,那么这个另外的人会是曹真还是陈群,或者司马懿,他拿不准,死了脑细胞N亿个。

历史和生活一样,有很多意外。曹丕死了,让曹休意外的是,最终辅政人员有三个,更让他意外的是,这三个人里没有他。没有曹休!三位辅政重臣———曹真、司马懿、陈群。

屈辱,失望,愤懑,不平……男儿有泪不轻弹,曹休又像以前那样在抑郁里沉默,把牙咬碎,咽下去,慢慢地消化。受伤的猛兽,总是在无人的角落里默默地舔着自己的伤口。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辅政班子里没有我?曹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其实,当曹休这样问的时候,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千古之谜———

曹休认为自己被排除在辅政班子之外,是一个阴谋。

事实上,《三国志》里有一处记载说曹休是辅政大臣,《文帝纪》中“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这里是有曹休的,可是,再读其他部分,问题就出来了———

《三国志·曹真传》,“真与陈群、司马宣王(司马懿)等受遗诏辅政”;《三国志·陈群传》,“群与曹真、司马宣王等并受遗诏辅政”。这两处记载里的“等”表示“身份等同”,三人受诏辅政,排名不分先后。曹休不会在这个“等”字里。《晋书·宣帝纪》,“七年,天子(曹丕)感寒疾笃,托太子(曹叡)于帝(司马懿)与曹真、陈群等”。这里,依然没有曹休什么事儿。

人们都说白日见鬼,现在是史书见鬼,尤其是《三国志》,更是连连“见鬼”:对曹休是否辅政这件事情,前后居然有出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曹休实际上并未辅政,因为他要是辅政的话,陈寿在《三国志·曹休传》里就记载了。

那么,怎么解释《三国志·文帝纪》里关于曹休辅政的记载呢?

晋朝人陈寿写《三国志》不容易,因为涉及当朝的一些人或一些人的先人,所以他一边瞧着“雷区”一边动笔,唯恐破坏了和谐,引火烧身。今人在天涯发个帖子还被跨省追捕,要是陈寿笔端一歪,写了不该写的事儿,那就可能付出生命代价。所以,《三国志》的“曲笔”和“讳言”是很常见的,同一件事在不同传记中记载也会略有出入,而这出入有时候就隐藏了另一个史实。例如《三国志》写曹彰之死,《文帝纪》写“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於京都”,《任城王传》中除了相应的记载,还写了曹操临死前急召曹彰,另外《贾逵传》中写了曹彰问王玺的事情。后面这些细节,正是后人怀疑曹彰死于谋杀的根据。

陈寿为什么单单在《三国志·文帝纪》里记载曹休在辅政班子之列?以战功和资历,特别是被曹丕倚重的程度,曹休名列辅政遗诏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说,曹丕临死前也同样召曹休辅政。何况,一般辅政都是宗室为主,曹丕不会傻到把和自己一同长大、关系一直很亲密的曹休排除在外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在《三国志》曹真、陈群传里和《晋书》里,曹休被排除了呢?我们有理由这样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修真大掌门宫记·晏然传夜雨秋灯录综主fate之混沌魔法婚姻的智慧毁生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