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众人又对薛仁贵劝说一番。尉迟恭命长子宝林代父设酒摆宴款待前来的文武群臣,为薛仁贵压惊,并命次子宝庆带人到江夏王府牵回薛仁贵的宝马。
第二天清晨,薛仁贵跨上宝马,在尉迟宝林等人的护送下,离京还乡了。
事过不久,西凉派使臣来到长安,将战表呈送天子李治。
战表的主要内容是:让天子李治献出罗通一家,为西凉元帅苏宝童报杀亲之仇。如若不献罗家,西凉就要兴兵杀进中原。
西凉为什么提出要交出罗通一家呢?原来,苏、罗两家有仇。罗成死在苏林之手,苏林死在罗通之手。苏家的后代苏海苏宝童,手使一口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如今,他当上西凉的兵马大元帅。西凉王早有夺取中原之心,苏宝童立下报仇之志,二人一拍即合。于是,向大唐打来战表,名为要杀罗通一家为苏家报仇,实际上是要夺取大唐江山。
天子李治看过战表,自然明白西凉的真正企图,勃然大怒,一怒之下要斩来使。徐懋功提醒李治,说:“常言道,两国交锋,不斩来使。”李治才没有杀来使,他怒冲冲地挥笔写了应战回表。
既然应战,就要议定对策。李治传旨,召集文臣武将,共议御敌之策。
谁能挂帅带兵西征呢?说起来,朝中著名的武将也不算少,罗通、秦怀玉、尤霸、尉迟宝林、尉迟宝庆、尉迟宝怀等等,这些年富力强的将领,既有征战的经验,又有相当的资历。
李治问:“哪位爱卿愿挂印为帅?”
还没等别人答话,罗通出班言奏:“万岁,微臣愿挂印为帅,带兵西征。”
李治心想:当年,他曾带兵扫北,凯旋还朝。朕正要点名派他,不想他来讨旨,正合朕意。李治面露欣喜之色,点了点头,刚要准本,忽听有人说道:“万岁,臣有本奏。”
李治顺声一看,原来是徐懋功,便说:“徐爱卿请讲。”
“万岁,依微臣之见,罗通不宜挂印为帅。”
“这是为何?”
“万岁,据了解,苏宝童为报杀亲之仇,立志发愤一十二载,精三略,通六韬,武艺高强,智勇双全,连挫二十四员大将,比武夺魁,西凉王封他为兵马大元帅。两年来,他操练兵马,做下充分的征杀准备,故而才公然提出要我主大唐江山,狂妄地要交出罗家。而罗通几年来一直养尊处优,并无征战准备,如今若挂帅西征,只怕敌不住苏宝童。
依微臣之见,还是另选他人挂帅为好。“
李治仔细品味徐懋功的话语,觉得颇有一番道理,沉思片刻,说道:“徐爱卿,但不知何人能挂印为帅?”
“万岁,依微臣之见,能挂帅西征之人,只有薛仁贵了。”
李治非常佩服徐懋功。徐懋功为大唐江山献出多少锦囊妙计呀!他足智多谋,袖吞乾坤,能掐会算,阴阳有准。可是,为什么这事不早说呢?如果在处治薛仁贵之前,他提出此事,朕哪能把薛仁贵的功名一勾到底,永不再用呢?如今,这事可不好办啦!于是,他用试探的口气问:“徐爱卿,朝中武将如云,难道就没有别人能挂帅吗?”
“没有人。”徐懋功的话语十分肯定,“如果让别人挂帅西征,只怕战不过苏宝童。
那样一来,我中原的黎民百姓,就要受刀兵之苦了,微臣看来,只有薛仁贵挂帅西征,才能与苏宝童匹敌。“
“可是,朕已罢他的官了。”
“万岁,罢了官有何妨,可以再请回来。”
“若去请他,他能来吗?”
“万岁,臣以为薛仁贵乃是为国为民、忠心耿耿的贤臣,知道西凉兴兵要交出罗家,夺取大唐江山,哪能不来呢?”
“何人去请呢?”
“万岁传旨,可以派越国公罗通去请。”
罗通连忙出班分辩:“万岁,英国公把此事看得太容易了。薛仁贵已看破红尘,离京时说,他蒙受冤屈,身败名裂,没脸再见亲朋,再也不做官了。若派微臣去请他,这不是难为微臣吗?”
罗通说这番话的弦外之音是:应当将薛仁贵蒙受冤屈之事弄个水落石出,为他洗冤雪耻,然后请他挂帅西征。
徐懋功聪明过人,一听就听出这“弦外之音”来了。也许他还没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为薛仁贵洗冤雪耻,也许他觉得时机未到,也许他认为如今不应谈及此事……他只是微微一笑:“越国公,你若觉得人单力孤,可以让胡国公秦怀玉与你一同前往。”
秦怀玉心想:好嘛,把我也给捎带上了!他出